冬日里的陽光是一縷縷炫目的光芒,彌漫于一望無際湛藍(lán)的蒼穹,在這個充滿愛的季節(jié),在第三屆江海文化旅游節(jié)之際,近日,三十多個親子家庭如約而至,來到南通市海門區(qū)圖書館參加 “那些年 那座城”彩虹橋親子讀書會。 活動在童聲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》中拉開序幕。螢火蟲志愿者張曉輝老師給孩子們講讀了繪本《那些年 那座城》,這是一本很有年代感的書,濃縮了20世紀(jì)80年代的大眾文化符號,那些年,是爸爸媽媽的童年;那座城,是爸爸媽媽的家鄉(xiāng)。伴隨著張老師的娓娓道來,畫面徐徐展開:熱鬧的十字路口、百貨大樓、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好吃的糖葫蘆、爆米花,好看的小人書,稀奇的黑白電視,女孩們愛玩的跳皮筋,男孩們愛玩的滾鐵環(huán),第一路公交車,第一座電影院……一幅幅親切熟悉的場景,像一首歌頌生活的謠曲,帶大家回到過去。 共讀繪本《那些年 那座城》,重新給我們的記憶升溫,螢火蟲志愿者紫藤老師帶領(lǐng)大家走進(jìn)故事拓展延伸板塊。在“那些年·那些景”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,丁伊凡小朋友給大家分享了“回望老照片里的老海門”,在老照片里,大家捕捉到當(dāng)時的一些街貌,還有曾經(jīng)鮮活的生活場景。 “那些年的故事,那些媽媽講不完的往日歲月,它們一定都還記得……你能在內(nèi)頁圖和護封中找出它們嗎?”隨著紫藤老師的提問,進(jìn)入“那些年·那些物”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。孩子們睜大小眼睛,興奮地找到了故事里講到過的紅條不倒翁、公文包、糧票、黑白電視機、搪瓷缸子、縫紉機、小人書……楊心辰小朋友和他媽媽興致勃勃,用對話采訪的形式,講述了那個年代洋油燈盞的故事,陳昱曈小朋友和媽媽帶來了那個年代的取暖工具——湯婆子、銅手爐,很多孩子沒有見過,都好奇地上去捧一捧、摸一摸。 在“那些年·那些人”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,大家聊到了海門畫家王個簃,革命先輩季方,愛國企業(yè)家董竹君等一批屬于那個年代了不起的海門名人。嚴(yán)紫軒小朋友還搜集了大量資料,從創(chuàng)作歷程、代表詩作、名人影響等幾個方面繪聲繪色地介紹了海門詩人卞之琳,郭凱晨小朋友作了《我心中的張謇》宣講?;顒右补雌鹆爽F(xiàn)場“70后80后”家長朋友的回憶,一下子打開了回憶往昔的話匣子,踴躍分享自己那個年代的故事。 讀書會在海門形象宣傳片的觀賞中結(jié)束。時光流轉(zhuǎn),歲月更迭,從靜止中細(xì)看變遷,在流動中感受寧靜。通過這次活動,孩子們了解了爸爸媽媽成長的那個年代那個城市——家鄉(xiāng)海門,見證了一座城市的歲月變遷,感受到海門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精神,也促使他們更好地傳承江海文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