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幾冊黃斑非常嚴重,紙張酸化,pH值只有3.0左右。要先脫酸處理,再局部加固?!泵鎸ぷ髋_上的顧炎武手稿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,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修復中心副研究館員、古籍修復師陳緒軍全神貫注,滿臉迫切。 “搶救”古籍,就是與時間賽跑。古籍修復師們站在修復的賽道,古老而珍貴的典籍在他們手里得以“復活”。而在不同的賽道,還有許多人與他并肩作戰(zhàn):有一群專家學者,埋首浩瀚典籍,梳理千年文脈,讓歷史文獻在當下“復活”;有一群“腦洞大開”的青年學者,讓古籍里的美食在煙火日常里飄香…… 中國國家版本館 5月31日,中國國家版本館第二批版本捐贈入藏。 2023年6月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強調:盛世修文,我們這個時代,國家繁榮、社會平安穩(wěn)定,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,要把這件大事辦好。 如何讓承載歷史記憶的典籍“延年益壽”,煥發(fā)新的活力?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投身于對典籍的保護、傳承與活化利用,讓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。 古籍修復師陳緒軍 “活”在傳承賡續(xù):古籍醫(yī)生把脈開方 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?!边@是梁啟超從顧炎武的話中凝練出的一句名言。從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中,也可以看出顧炎武的家國情懷和歷史擔當?!斑@是顧炎武的手稿,也是現(xiàn)存唯一的一份稿本?!蹦暇﹫D書館歷史文獻部副研究館員韓超說,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在顧炎武書寫之后,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得到刊刻,因此存世的版本并不多。搶救原始手稿,就是與時間賽跑,也是對先賢思想與精神的傳承守護。 顧炎武手稿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 在南圖的古籍修復師隊伍中,90后已經成為主力,他們有的已經從業(yè)近10年,有的是文物修復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研究生。前不久,陳緒軍的同事丁峰因為修復了兩冊“國寶級”古籍——元刻本醫(yī)書《永類鈐方》引起關注,“90后古籍修復師”上了熱搜。 丁峰 丁峰修復的元刻本《永類鈐方》 珍貴的古文獻資源如沙里淘金一般幸存下來,流傳至今,而獨一份的作者手稿、年代久遠的宋元刻本更是珍稀。古籍修復師常常被親切地稱為“古籍醫(yī)生”,他們?yōu)楣偶衙}、開方,讓它們得以延年益壽,讓支撐起中華文脈的豐厚典藏家底不至流失。 歷時8年,國家圖書館于2022年完成館藏“天祿琳瑯”古籍的修復。彼時,該項目首席專家、國圖古籍館資深修復師朱振彬已年屆六十。而一批年輕修復師也借此成長起來,這些年輕人還針對“天祿琳瑯”的各種修復材料進行研究和攻關,復原了一些久已失傳的材料類型。 今年是“中華古籍保護計劃”實施17周年。這些年來,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《古書復活記》等紀錄片讓文物、古籍修復師這個職業(yè)走進大眾視野。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門“冷門絕學”,與修復師一起守護吉光片羽。 “活”在文庫集成:文脈工程續(xù)寫華章 守護古籍,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工程。 顧炎武手稿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穿越300多年時光而來,歷經烽火歲月,輾轉于公私藏家之手,終于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進入南圖收藏。早在90多年前,就有一群先輩為它留存了“副本”。1933年,昆山縣圖書館將這份手稿交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。這也是商務印書館(涵芬樓)第一次用影印原稿的形式出書。 2012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的點校整理本,它的底本是商務印書館1933年的影印本。 2019年,點校本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被收入《江蘇文庫·精華編》?!皻v代江蘇人寫的書,差不多有十萬種。”《江蘇文庫·文獻編》主編、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說?!督K文庫·精華編》主編、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徐興無介紹,《江蘇文庫·精華編》預計出版兩百部,是在全面系統(tǒng)的基礎上,選擇重要的經典。 中國國家版本館收藏《江蘇文庫》 如何讓古書復活,用經典惠澤后世?2016年2月,江蘇省委、省政府啟動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,組織海內外數(shù)百名專家學者研究和編寫、由鳳凰出版?zhèn)髅郊瘓F出版3000冊《江蘇文庫》。截至目前,《江蘇文庫》共出版了1265冊,收入文獻2500種左右。 如今,全國各地“文脈工程”蔚然成風。中國國家版本館國家書房里,收藏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方文庫、文獻集成?!墩憬膮病肥珍浀浼锏脑降亻L歌,《山東文獻集成》追溯儒家孔孟經典,《蜀藏》集巴蜀珍稀文獻之大成……還收藏了《湖湘文庫》《嶺南文庫》《隴右文庫》《朔方文庫》《臺灣文獻匯刊》《天津文獻集成》等。地方文庫的涓涓細流,匯成海納百川的中華文脈,讓古書復活,煥然新生。 《隨園食單》記載的梨炒雞 “活”在煙火日常:古籍里的美食真香 值得一提的是,在當代一批年輕學者的鉆研下,典籍不僅在書房里“活了”,還在廚房里“活色生香”。 在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,韓超和同事史星宇堅持多年,動手復原了《隨園食單》中的美食,并錄制成教學視頻,在線與讀者分享。放下書本、穿上圍裙,他們通過下廚房實證:“梨炒雞”不是黑暗料理,蝦湯搭配肉片鮮美有料……更多食材神仙組合,都記載在古籍里。史星宇說,希望以這樣特別的方式,讓古籍走進更多人的視野,讓古籍里的文字“活起來”。 無獨有偶,在中華古籍活化紀錄片《穿越時空的古籍》中,美食作家盧冉作為第一集《古籍里的盛宴》的主人公,他和團隊歷時5年,復刻出“蟹釀橙”等300多道宋代佳肴。蟹釀橙是一道杭邦名菜,選黃熟的大橙子做“容器”,裝滿蟹肉,蒸熟之后“既香而鮮”。它的做法已經傳承了千年,《山家清供》等文人食譜中都有記載。 近年來,《典籍里的中國》《穿越時空的古籍》等綜藝節(jié)目、紀錄片聚焦文獻古籍,活化演繹典籍傳承背后的文脈故事。越來越多年輕人走近古籍、了解古籍知識,中華文脈的聲音在當代有了回響。古籍,不僅活在書齋里,還活在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里。 出品 現(xiàn)代快報/現(xiàn)代+ 中共常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?。ú糠謭D片由南京圖書館提供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