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值三伏天,戶外熱浪滾滾,幽靜、舒適的公共文化空間成了人們避暑和豐富精神生活的新選擇。在南京,“博物館納涼游”成為今年暑期出行的一大亮點。更有多地博物館、圖書館延長開放時間、策劃文化體驗活動,滿足市民和游客游覽需求。 近年來,隨著現(xiàn)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,各類免費開放的文化場館越來越多、質(zhì)量越來越高,設施也有所更新,大大提高了文化空間的便捷性和舒適度。夏日炎炎,人們走進身邊的文化空間,可以在消暑之余靜下心來陶冶情操、增長知識,讓精神也“避避暑”?!拔幕{涼”成為一種新潮的生活方式,反映出市民納涼有了更多樣的選擇,更折射出人們對更高品質(zhì)、更有內(nèi)涵的休閑方式的追求,彰顯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氣質(zhì)與治理溫度。 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從來都不應該是封閉的,當前正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、圖書館接納和歡迎納涼者,以更開放的態(tài)度、更多元的方式,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。比如,有的展覽館精心策劃暑期展覽活動,吸引更多市民參與;有的圖書館新增“納涼”功能,除提供舒適的閱讀環(huán)境外,還增設小板凳等貼心設施;還有的博物館通過延長開放時間、增加分館數(shù)量,更大限度滿足觀眾參觀需求。種種舉措,讓公共文化空間在發(fā)揮自身職能作用的同時,積極拓展公共服務,不僅實現(xiàn)了公共資源的最大價值,也推動自身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 今天,圖書館、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資源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儲存和展示場所,而已轉變?yōu)榧逃⑿蓍e、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空間。文化空間充分盤活資源,城市居民充分利用資源,對于促進文化發(fā)展意義重大。當然,面對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,如何平衡公眾服務與文化保護、如何利用數(shù)字技術進一步拓寬文化服務邊界等,都是公共文化空間在發(fā)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。我們期待,通過提升服務和治理的精細度,結合市民游客所需所盼,公共文化空間可以滿足更多文化消費和舒適觀展需求,讓人們以更加便捷、多元的方式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,將文化的清涼惠及更廣泛的人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