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一本書就像一面鏡子,能透視社會、照見人生,那么陳慧的《在菜場,在人間》這本書,就讓我看到了人間百態(tài)、紅塵溫暖。 《在菜場,在人間》是被稱為“菜場女作家”的陳慧新出版的一部非虛構(gòu)故事集,記錄了她在菜市場擺攤的18年里,所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。書中有她的鄰居、顧客,也有隔壁攤位賣魚、賣肉、修鞋、換鍋底的叔叔阿姨、大哥大姐。他們雖然普通,但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芒。陳慧以生動的筆觸,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平凡生命的莊嚴與貴重,見證了煙火人間普通人的生活苦樂。 《中國青年報》評論說:“閱讀陳慧作品的第一感受,覺得像吃生菜,爽脆活泛還帶著股生澀,又正是這股生澀讓人感到鮮美。”陳慧的寫作語言如閑話家常,沒有刻意的修飾,筆下的人物被刻畫得淋漓盡致,仿佛近在眼前。如在《菜場忙人》這篇文章里,陳慧寫到了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太太。她賣敬神祭祖時用的“經(jīng)佛”和“元寶”,也賣蔬菜,賣5塊錢的莧菜汁臭豆腐,把生意做得風風火火。她勤勞、節(jié)儉,會動腦子,善于在夾縫中生存,不僅盤活了店面,還用租來的店鋪做起了二房東。不管是被騙還是生意不好,她都堅守著自己的日子。陳慧對她的描述是充滿溫情和憐惜的,“別人觀望她,她似乎也在推敲別人。我偶爾去她的屋里洗個手,她拉著我閑聊一會兒,慨嘆一聲:‘阿三!儂真可憐!’亦或者:‘阿三,儂真可惜!’一個七十多歲還奔波在外的癟嘴老太太和一個遠嫁異鄉(xiāng)奮力謀生的中年離異女人,誰更可憐?誰更可惜?我覺得大概是不分上下的?!?/div> 陳慧筆下的人物雖然普通卑微,卻散發(fā)著善良和愛的光芒。阿瓜是菜市場的???,他先天愚型,以撿錢為最大樂趣,但他從不撿100元的紙幣,成了菜場小販嘴里的笑話。就是這個被大家當成“傻子”的阿瓜,成了父母晚年最好的陪伴。“他活到五十多了,孩子一樣的心性,沒花過我們什么錢,不叫我們替他操心。我們老了,圖個什么?不就圖身邊有個隨時隨地叫得應(yīng)的兒子嗎?我的阿瓜,不比那些個干事業(yè)、會掙錢的兒子差!”而作者講述的佟良貴的故事,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有情有義的漢子。他以背毛竹為生,卻無私地承擔起撫養(yǎng)朋友遺留下的兩個孩子的責任,助他們讀書,一直到成家立業(yè)。 菜場擺攤的艱難生活,給了陳慧堅定的生活信念,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,而是在人間煙火氣中尋找詩意,用自己的文字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。 紅塵有愛,人間有暖。即使再卑微的人,生命里也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。感謝陳慧的《在菜場,在人間》,為我們點燃了一盞燈,溫暖著你我,也溫暖著這個世界。 |